#26 談小說細節、主題與投稿的問題。第21屆臺北文學獎小說組決審會議

「駱以軍在二十年前就提出的經驗匱乏,王安憶也曾說:「城市無故事。」這兩個論點是這一輩寫作者必定會碰上的關卡也是考驗,倘若渡不過,為了解決,他們只好將故事、人物極端扭曲、變形,我所謂的妖魔鬼怪化──可是畫鬼神容易,如何寫「人」,才是真正困難的所在。」──林俊穎

引言脈絡是在評一篇一票作品,我看不到該篇故事,所以無法評論。但抽取林俊穎的評論概念,大概是在指,沒有人生經驗、沒有做研究田調,光靠想像力與文字上的陌生化技法,最終是寫不好一個人的。

或許也在指稱,無論是研究、田調、文獻回顧,這類對於寫作上刻劃細節的幫助。

有趣的是,這屆剛好有一篇細節做太過的〈絕垣〉,工程上的描寫大於對人的描寫。藉由這過與不及的兩個端點,或許可以抓出一個約略的到底「細節要多細」的感覺。

☆ 關於細節

關於細節的部份,評審主要討論的是〈絕垣〉這篇,摘錄相關片段如下:

甘耀明:「選一個疏離的第三者木工來介入這個家庭故事,有許多木工的細節,但少了與這家庭的人與人之間的碰撞,看不出人際鏈與問題核心主題,只有留下珍貴的外圍,像是玻璃罐珍貴的外圍,反而稀釋了人的存在。

范銘如:「別寫得像甘耀明說的像「木工指南」,此篇動作敘述的關鍵字太多。要知道拿了什麼來填補什麼洞,例如拿木工知識,填補人物觀察和人際關係的空白。這樣的情況,還是要盡量避免。

蔡素芬:「如果讓讀者「分心」意識到創作的痕跡,那讀者就會如做夢當中察覺到自己作夢而無法投入,對作品的感動就會下降。

這裡指的細節過多,是關於描述動作、空間、場景太多,猶如組裝操作手冊一樣,其中並沒有有故事性的人際互動(例如兩人互動而改變彼此狀態、角色情緒起伏、成長),那故事就不會好看。

所以,並不是「有很多細節」就是好。細節也不該用來填補故事結構上的硬傷(例如,沒有故事衝突,沒有變化),反而應該是先找回故事(看是缺角色形象,或缺故事性),再加入細節,這樣就會成就某種氛圍、風格。

☆ 關於類型、主題

小說作品如果沾到某些主題、議題、類型,就會引導讀者以該類的故事框架脈絡來檢視。

例如小說寫到一些未來科技,那就會被期待寫出科幻小說的結構。沾到議題如女性,就會被檢視這議題在故事裡有沒有好好提起,好好放下。

會有這現象,也是很自然的,因為讀者會預設特別寫出來的小說文字,可能會有特殊作用。身為作者總不能在落落長描述完金屬叉子後,兩手一攤說,這叉子完全跟本篇故事沒有關係,不要誤會了。

不過,小有功力的寫作者,要做到不小心大失衡,也是很少見的。通常都是少一點點,多一點點,的這種差別。例如,在短篇裡提到好幾種議題,又企圖走完短篇該有的故事線,當然就難好好表述出某議題的完整性。要寫好的難度就會大增,沒做好,讀起來就會有一種勉強感。

☆ 關於沒投上的稿可不可再投?

可以。A稿件投A文學獎沒上,可以修一修拿去再投B文學獎,或是投明年的A文學獎,都可以。

或是,也可以A稿件,同時投ABCDEFG文學獎。畢竟人是自由的,可以做,但不代表不會出事。就像同時跟十個對象交往,還跟每個人都說他是你生命唯一一樣。不僅你要可以面對自己良心,還要祈禱不被抓包。

乖小孩還是寫十件不同的作品,投十個不同的獎。沒上,再修改,再投單項獎。這是比較好的作法:D

☆ 關於再投的稿,被同樣的評審再看到的話,會發生什麼事?

可以看這次的會議紀錄,基本上不會發生什麼戲劇性大事。

不過,如果一開始寫得好,讓第一次的評審有對你留了一個印象。那再投後,被同樣的評審看到,有的評審可能會傾向給你努力分,畢竟能連續兩次進入最後一輪評比,也代表有一定實力。

有的評審還是會看整體表現,如果有些硬傷還是太多,或是跟他印象中第一次讀的感受差異不大,就一樣不會給過。

☆ 專業讀者期待看到什麼作品?

若說評審是專業讀者,那即便是專業讀者,看過很多很藝術的作品,觀察起來,就跟一般讀者一樣,大家都還是會希望,有看透作品核心的機會。

「不要讓我輕易走到終點,但我希望最後我可以到達終點。」

「給我一條抓得住的繩索,但不要拉我,讓我自己攀爬到頂峰。」

一樣是這種「預料之外,預期之內」的矛盾心理。

你想講的東西藏得太深,或是乾脆不寫清楚,讀的人當然也就無所適從,感受不到共鳴,那評價自然也不會太高。

寫太淺,就像你直接指出藏寶圖的寶藏,就在那眼力所及的山頭,會令人索然無味。

☆ 這個作者是個天才!

想看快要變成迷因梗圖的駱以軍名言:「這個作者是個天才!」的出處之一嗎?這屆評審會議記錄有哦~

還是要說,口頭評論真的只是口頭,用投票分數支持,才是真正的支持。

☆ 不批判的描述,普遍被認為是較好的呈現方式

這點是目前觀察得獎作品的心得。

我並不是說不准批判。而是,我有一個猜測,除了單純主觀審美上的原因,或許也因為,在技術上,要一邊批判,一邊說好故事,是有難度的。(當然,評審們是不是這樣詮釋的我不敢說)

就像是,如果朋友在跟你描述A的特異故事時,大量篇幅都在抨擊A。那合理猜測這個A的特異故事,恐怕不會講得很完全。忙著批評,就不太可能好好講他做了什麼。

先把故事講好,再思考批判的寫法。不要一噴人然後失了故事重心。

☆ 「臺北經驗」

臺北文學獎的「臺北經驗」設定其實很曖昧模糊,每次都會看到評審們要先抒發自己對於臺北經驗的見解,每個評審採取的優先取捨順序也不同。

我自己的想法是,長期來說,從創作者端來看,當然是先以個人創作方向優先,「臺北經驗」條件次之。

至於要怎樣提及「臺北經驗」,還真的是各種方式,令人眼花撩亂,這部分可能就可以親自讀個得獎作品來感受看看了。

★ 作品資訊

會議記錄連結:http://literature.award.taipei/21th/A0.pdf

屆數類別:第21屆臺北文學獎小說決審會議紀錄
收件數:252
進複審:199
進決審:13
決審委員:駱以軍、蔡素芬、范銘如、林俊頴、甘耀明

木凱 Mukai
木凱 Mukai

我是木凱 Mukai,陪你一起走創作之路。

曾任專案經理、文字內容企劃、數位編輯。現職 SEO 內容顧問、自由接案。

文學相關的抬頭:臺文館轉譯研發團作者、想像朋友寫作會成員、每天為你讀一首詩成員。

歡迎各種形式邀約合作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